首页

让城市主题文化点亮新型城镇化

 

时间:2016年1月8日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范周 齐骥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必须加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文化理念的融入,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把提升城镇文化品位作为重要任务,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做好传承、发展城镇文明这篇大文章,高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无主题文化定位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拆旧建新的造城运动中,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和缺位,出现了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遗弃,城市居民文化活动空间日益逼仄,城市之间同质化现象加剧、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城镇文化发展规划重视不够,缺少明确、准确定位。规划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与复杂的城市问题相比,我们现有的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在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尤其是忽视了对城镇特色文化的把握、对城镇主题文化的确定,忽视了从文化的角度对城镇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人们热衷于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样的模式,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无主题文化定位,无城镇特色可言。

  其次,重破旧立新,忽视文物保护。搞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拆旧房建新楼,腾土地建工厂。但是,这绝非新型城镇化的唯一之义。然而,从全国来看,在城镇化规模膨胀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类文化遗产、民风民俗消失的危险局面。在过去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当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时,牺牲的往往是前者。一些地方热衷于拆旧建新,对文物建筑特别是历史街道、乡土建筑一拆了之,致使城镇个性、特色消失。有调查显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远远超过了以往100年。旧城的破坏业已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建设者们最短见的城市行为。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的首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大检查显示,全国11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13个名城已无历史文化街区,18个名城仅剩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半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面目全非。在有些地方,虽然也努力保护古建筑,但是却往往将古建筑修葺一新,失去“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固然焕然一新,却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新华社一份报告显示,全国许多城市兴起了建设历史文化街区的热潮,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却在大力新建仿制建筑,形成了“毁真文物造假文物”的奇怪现象。

  再次,重外在形象,忽视文化审美。建筑是音乐的凝固体,它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不仅在于建筑的外在形象,更在于本身承载的文化因素。譬如当前热门词汇“文化旅游”,与传统的“旅游”相比,显然已经脱离旧有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套路,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建筑背后的文化因素。但是,当前的发展中,却出现了许多伪文化建筑,只追求外形的“高富帅”,而忽略了建筑本身的文化审美问题。重点表现在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重人造景点建设轻历史文化遗产的维修保护、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轻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缺乏文化关怀,景观雷同单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邹德慈指出,目前城市设计上的不足在于往往是“只注意形象,不重视精神”。没有精神的形象,城市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没有文化的建筑更是砖块的无生命叠加。这样的城镇化只会让建筑失去生命,让城市失去个性,历史文脉被人为地割断。

  最后,重硬件建设,忽视文化设施管养。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要求提高,比之传统,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块,但是在目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对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滞后、建非所用、管理“悬空”等问题。有的事先对文化设施建设没有长远规划,匆忙上项目,结果是有的建成了却用不上,出力不讨好。纵观当前的农村书屋,其应有的“以文化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有人错误认为,只要有了文化设施就有活动,无设施便无活动,只要把各种设施建起来了,相关活动自然便都有了,由此导致建成的大量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运行状态不佳。另外,城镇文化开发尤其是小城镇文化开发的层次较低,目前以卡拉OK厅、棋牌室为主的文化产业和娱乐形式只能满足群众的低层次文化需求,对建设具有进步意义和富有特色的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不大。同时,由于受人员编制、资金投入、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有的地方出现了文化场所、设施设备管理“悬空”的现象。

以文化自觉为导向

  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意识,本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新型城镇化之路必须以文化自觉为思想导向,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先进文化基因,传承文化传统,在城市建设扩张中延续城市文脉,绵延城市记忆,优化城市结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粘合剂,也是族群认同的根基。文化被消解,民族也将失去共同的价值信仰。城镇化是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求作出的战略调整,是为创造优化合理的生存空间、消费结构作出的发展布局,城镇化不应该泯灭文化特色、淡化文化传统、消解文化基因,而是在基于文化认同的前提下,以文化自觉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以文化创造活力激发人们探索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的新城市发展空间的主体行为。

激活城市内在文化要素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练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库珀联盟艾文·钱尼建筑学院院长安东尼·维德勒(Anthony Vidler)教授说过,“不应该野蛮地以‘现代化’名义对城市进行重塑,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有价值的城市老建筑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城镇化进程同样如此。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异彩纷呈。无论是发展经济的方式还是产业培育的模式方面,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地都无法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因此,我国城镇化道路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优势,以市场化经济和现代金融手段为杠杆,打造着力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优化的特色文化市镇,是推动城市“产城融合”,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基于此,注入人文关怀、关注人文精神、融入人文内涵的城镇化,应当以发达的文化产业和配套周全的文化服务为基本要素。就前者而言,发达的文化产业体系是建设国际城市的重要组成,是衡量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要依据。文化产业在激活城市内在文化要素、刺激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风采、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美誉度、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后者而言,文化设施是营造城市文化环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文化、教育设施及国际性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是评价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准。

以优化城市结构为主体

  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整体上升且在三次产业中占绝对优势,但是其就业弹性低于产值比重仍然较低的第三产业。显然,这也使得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还缺乏真正的带动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还不是很大。文化产业具有的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城镇就业等方面的特性,恰好弥补了城镇化的问题与不足。首先,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农民从个体生产和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分工与合作,能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其次,以城镇化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强城镇化的“软实力”建设,既要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点,更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最后,以城镇化加强需求结构的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高资本、技术、人才的流通效率,以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以文化自觉为内在精神力量,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特·恩道曾经感叹:“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现在人类已到了必须深刻反思发展方式与现代化追求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刻了。同样,中国的快速城市化、现代化,也迫切要求城市建设者深刻反思城市发展给我们带来的负面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其能否承载并助力实现“中国梦”,关键取决于能否深层次地的实现人文关怀。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注重和提高人的发展与幸福感知为诉求,核心在于给人以迁徙的自由,使其通过诚实劳动在选择的定居点中工作、居住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得到保障。倘若没有人文精神的城镇化,“中国梦”将失去载体,倘若没有共享现代城市文明的公民社会的均衡发展,“中国梦”将失去动力。

■案例一

英国:

文化带动城市复兴

倡导文化传承,注重历史遗存与地域性文化特色保护

  在英国的城镇建设中,非常重视以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导向,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城市(镇)打造。一是制定专项法律规范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1953年,英国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以规范和引导城市(镇)改造及更新行为,至今列入官方名单的保护建筑有75000个。按照规定,建筑历史达到50年以上,一般不允许再拆除;无人继承的则由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机构收管经营。二是1967年开始划定特别保护区,从最初的200个到至今已有9000个列入名单。三是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和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差异性规划,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结合。

  英国1971年颁布的《城市、农村规划法》规定,一切开发行为包括地下和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在动工以前必须得到地方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没有得到许可的不能进行。“站在教堂的钟楼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全貌”是我们常常在小说里看到的描述,但是这种景象不仅在1962年的伦敦存在,现在的大部分英国小城镇也依然如此。英国城镇不搞大拆大建,也不轻易建造摩天大楼,像爱护城市的生命一样爱护历史遗存。同时,将老建筑进行重新装修、室内改造,以适应现代化居住和商业化发展的需要。以伦敦一区为例,伦敦一区的马路两旁充满了维多利亚式的历史建筑,只有底层墙边的铭牌写着这是某家公司的办公室、餐馆,甚至星巴克、麦当劳。伦敦市中心的考文科花园(Covent Garden)原先是古旧的菜市场,为了将它改变为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原先的露天市场被保留,增加了相配的室内敞厅;外立面古意盎然,仿佛莎士比亚时代的集市,室内的玻璃橱窗中却展示着任何一个商场都常见的化妆品和食品品牌。

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推动城镇复兴

  英国的城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以文化事件促进城市营销,包括音乐会,交响乐演出,大型邮轮的到访,水上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游艇展览等。例如,格拉斯哥曾是世界上船舶制造业最发达的城市,但是由于世界性的经济结构变化,这个城市面临极度的衰落,城市人口流失、失业率居高不下。复兴中的格拉斯哥在每年举行以国际爵士音乐节、合唱节等为标志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给城市带来巨大收入,特别是 1990年举办的“欧洲城市文化节”,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文化建设与投资,使这个城市不仅重新获得富足的经济实力,而且增强了城市信心并使格拉斯哥在1999年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美誉。又如,利物浦当选2008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后,利用这个城市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投入了2亿多英镑用于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而今已卓有成效。

  英国的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大城市都确定了文化发展策略,政府投入很大,文化产业逐步深入民心。例如,1996年在英格兰举行的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累计收视率达到67亿人次,其中约有4.5亿人观看决赛。这些都使得体育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形成了商业化与职业化特点,1990年以来,全球的体育赞助费几乎增加了两倍,体育及相关活动的支出占全球年贸易总额的2.5%。很多城市意识到大型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已成为城市复兴的极佳机会,大型赛事能将相关的资源汇聚在一起,提供难得的机会完成复杂的大型项目。

  文化活动的兴盛也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兴盛,城镇的文化独特性和地域独特性成为每个地方的核心竞争要素。很多城镇以突出地方特征为目的对自身定位,一方面重新改造传统地域特征与文化,一方面积极重构新的地域特征与文化,构成了该地区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案例二

德国:

注重多元文化的保持与发展

 

  以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塑造城市

  城市不是凭空发展起来的,而需要产业支撑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德国城市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定位和侧重点,呈现出主导产业突出的鲜明特点。例如,柏林是文化、工业中心,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汉堡是贸易中心,斯图加特是汽车城,海德堡是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除了大城市以外,德国的小城镇也都有自己浓厚的特色,都具文化特色和经济特色。利用附近森林产蘑菇的,种啤酒花的,黑森林地区的小城镇,利用黑森林丰富的木材生产。城市的特色产业也带来了每个城市不同的文化特征,不仅增强了居民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使城市之间差异化竞争,避免了“千城一面”,有利于提升德国城市的整体形象。

  此外,城市中的人也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多元文化的保持与发展,对外来移民以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其融入社区、融入城市、融入国家。同时,提供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社会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别和阶级观念,农民与市民之间在受教育的权利、选举的权利、工作的权利和其他社会保障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因此整个社会相对比较稳定而和谐。

  文化遗产成为城市独特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后,德国受到战争的摧毁严重,也曾经与世界上很多地区一样,为了重建城市而大规模摧毁被战争破坏的公共建筑。到了20 世纪70年代,德国人逐渐意识到历史文化遗存保持的重要性,开始把对历史文化和古老建筑的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规定具有二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必须列入保护范围,并拨出专款用于维修和保护工作,使之成为城市独特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德国的小城镇大量保持了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有人将德国的小城镇称为“诗化的小城镇”,村落、城镇、房舍、教堂、城堡、宫殿、桥梁,甚至道路和港口都成为城镇人文特色的体现。目前在德国仍保存2 万多座古城堡。因此,德国的小城镇成为德意志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也是德国人追溯历史的胜地。德国对人文传统和历史建筑的热爱与尊重,使德国的小城镇成为了历史人文内涵与生活方式现代化结合的典范,在全世界的城镇演进历史上留下了美的足迹。

  此外,德国的新城镇建设还有一个特点即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原貌,城镇开发不侵犯自然,而是依托自然而建。近几年德国政府还颁布了生态建设计划,在小城镇建设中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例如,如果小城镇周边的原始环境是森林,绝对不会以砍伐大量森林,破坏植被为代价去建设新城镇。因此,德国几乎所有小城镇都围绕在森林、湖泊与花园之中,环境非常优美,环境保护始终贯穿在新城镇建设的全过程中。(本版内容选自《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上一篇如何给城市一个精确的定位策划
下一篇3.城市文域旅游的主题文化战略定位--芮城全域旅游研讨会发言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南三环东路 27号 芳群公寓 A座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14045311号-1

网站共有 5051690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