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召开,关于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进行了讨论。深圳一些领导邀请付宝华院长参会,但因工作繁忙,付宝华院长未能前去参加会议,所以付宝华院长就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写出了这篇《关于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特色之都”和具有世界独一无二品质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构想》,希望深圳能按着付宝华院长的战略构想去发展建设。
2013年11月18日,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召开,这说明深圳已经把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到了战略日程。本人前几年参加了一次深圳城市建设的研讨会,所以对深圳国际化建设一直非常关注,我当时就提出了深圳国际化建设应该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楷模,并提出了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特色之都”的概念。但随着深圳城市定位一变再变,致使深圳在这方面失去战略机遇。
最近我看了深圳市委王荣书记的一篇题为: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文章后,让我感受到了深圳城市重打经济特区“金字招牌”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深圳在前几年已经把经济特区这个“金字招牌”给扔掉了,所以深圳曾出现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情况。所以,深圳提出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战略思想后,让深圳真正又找回了特区精神,特区思想,特区品牌,特区定位,特区文化的灵魂。
这些年来深圳的功能定位,形象定位,文化定位一变再变,从“出口工业基地”到“中国特区”;从“高科技城市”到“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从“区域金融中心”到“美丽海滨城市”;从“文化大市”到“设计之都”;从“图书之城”到“钢琴之都”,城市定位不断的变动。这种随意定位给深圳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硬伤,弄的深圳自己都不道自己是谁了,直至出现了“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城市恐慌行为。
我认为,深圳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都是从特色二字大道上一路走来的。从特区政策到特区名称,从特区定位到特区建设,从特色经济到特色城市建设,从特色文化到特色思想形成,都是特色二字巨大推动的作用。所以,深圳城市定位最精准的是集特色之大城的特色文化。如果要打造什么之都,深圳应打造的是特色之都,如果要上升到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城市坐标文化,那么深圳就应该是特色之都城市坐标文化。
但是,我认为深圳的城市定位和深圳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并没有彰显出来,深圳的城市建设和深圳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两张皮的发展局面。这就把特区精神、特色精神、特色思想、特色文化,这种最有价值的,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能够形成鲜明城市坐标文化的特色文化没有放到主要地位。我认为深圳的城市定位不是什么钢琴之都,不是什么设计之都,不是什么图书之城,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色之都。深圳就是从特区起家的,就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样板建设的,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造为先导的。因此,深圳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区文化,特色文化,特色思想文化。所以,深圳真正的文化特色就是特区精神产生的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景观。但深圳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上,并没有围绕特色这个坐标文化进行建设,把深圳最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荒芜在了一边。实际上深圳的城市建设应该以打造“特色之都”城市坐标文化,通过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系统建设,深圳就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世界特色之都”。如果深圳脱离了“特色之都”文化建设,那么深圳在中国和世界的特色地位就不会彰显出来。不管深圳城市未来怎样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也好,建设世界城市也好,但都得从“特色之都”城市坐标文化角度去建设。如果深圳一直能引领世界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那么深圳就是世界最有特色的城市,引领世界特色的城市,“世界特色之都”这个皇冠就会散发出城市坐标文化的品牌光辉。因此,深圳特色城市建设要挖掘的东西非常多,提炼的东西非常多,提升的东西非常多,创意特色城市的空间非常大。因此,深圳要在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上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强力推进,这样深圳才能成为以特色文化为影响力,控制力,主导力,辐射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以特色文化为品牌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深圳在特色城市建设上已经形成了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一定的影响力,但深圳在特色金融上,特色建筑上,特色景观上,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达到世界特色建筑的高度,特色景观的高度,特色金融的高度。
深圳的特色文化对于深圳人来说就是一座宝藏和金矿,对于这座特色文化宝藏和金矿,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什么最重要的战略来构建。目前对深圳的特色文化,我感觉有些深圳人认为深圳特色精神,特区文化好像过时了,没有时代意义了,这是深圳人思想上的一个最大误区,如果深圳对自己的特色精神,特色文化没有一点自信精神,那么在其它地方去寻找深圳特色那是非常错误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深圳的特色城市建设就不会有世界影响力,就不能用自己的城市坐标文化影响世界,主导世界,辐射世界。
我认为,深圳在建设“世界特色之都”的同时,深圳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又有了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深圳是世界唯一在后工业化时代环境中崛起的城市,所以深圳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凭着世界唯一后工业化时代崛起的城市,就可以在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建设上赶超那些前工业化时代形成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这些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第一方阵,一直引领中国城市化前行。曾在改革开放出尽了风光。深圳是世界上在后工业化时代被称为一夜之间崛起的城市,堪称世界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的奇迹,这在后工业化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标本意义和符号意义。深圳为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样板,供中国学习和世界学习。但是深圳怎样把这些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的经典经验向世界诠释和解读,深圳还没有给予世界准确的回答。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深圳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在哪里?也一直没有表述出来。深圳是甘愿沉默,还是再次强势崛起,这需要深圳再次发出震撼全球的声响。
虽然深圳这次提出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一些理念,但概念还非常模糊。我认为深圳此时此刻,应该站在全球的高度,通过国际视野向世界宣布深圳未来将成为“世界特色之都”和后工业化时代标本性质,楷模地位,具有后工业化时代符号意义的,具有后工业化时代独一无二品质的,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从而让深圳弯道超速,成为世界和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佼佼者、引领者。
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深圳又迎来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新机遇。深圳通过它的后工业化时代崛起的特殊地位,深圳将成为世界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样板。因为,国外国际化大都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都是前工业化时代产物;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也是前工业化时代产物。而世界上唯一一个后工业化时代诞生的城市,那就是中国的深圳。而现代国际化大都市都在向后工业化时代方向转移,而深圳不存在这种后工业化时代转移的问题。因为深圳本身就没有经历过前工业化时代,所以深圳构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条件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在这方面能和深圳相比,这就是深圳在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本。所以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深圳将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可以说深圳在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是轻装上阵,一步登天,让那些从前工业化时代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只能跟在深圳的后边。比如,北京前工业化时代留下的重工业,像首钢一些老企业,其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前工业化留下来的老企业必须进行搬迁,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为了解决这些前工业化时代下留下的问题。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处理这些前工业化时代留下的包袱,这对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代价及其昂贵。而深圳不用,深圳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前工业化时代,所以深圳在后工业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轻装上阵、阔步前行,一路畅通的行走在世界后工业化时代的辉煌大道上,这就是深圳未来成为世界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独一无二的条件和保证。
那么深圳城市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呢?它影响世界的文化力又是怎样的呢?它主导世界的文化力又是什么呢?它辐射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找到深圳的城市坐标文化。因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的四个基本条件和形态必须由城市坐标文化体现出来。这四个基本条件是:一是鲜明的城市坐标文化是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在经济区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二是保障国际化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体现创新活力的载体;三是保障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的核心;四是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的永续发展坐标。
因此,深圳构建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形成国际化大都市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坐标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创造并集聚体现世界先进文化价值的各类载体,达到了城市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成长的高度统一。那么,深圳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坐标文化如何构建呢?这就必须从深圳文化建设上,特色城市建设上,城市坐标文化建设上找到突破口,从中打通脉络,率先找到深圳城市的文化定位,特色城市定位,城市坐标文化定位。
这些年来,深圳的城市定位都不是从国际化大都市角度进行定位的,像什么钢琴之都,设计之都,图书之城,拿到国际化大都市层面上,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其实深圳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很明显,那就是以后工业化时代崛起为背景的“世界特色之都”。深圳就是中国和世界通过特区政策,特区精神,特色思想,特色经济,特色文化建设起来的一座具有世界特色文化标本意义和符号意义的城市。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是按着宏大的特色理念建设起来的,唯有深圳。因此,深圳成了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城市。无论是特区精神,还是特色思想;无论是特色文化;还是特色经济;无论是特色旅游,还是特色金融;无论是特色建筑,还是特色景观,都融入到深圳城市的生命力,融入到深圳城市的血液中。这些特色精神,特色思想,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已经成了深圳城市建设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鲜明印记和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这些巨大的特色财富,足可以把深圳推向“世界特色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台上,让深圳在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上显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世界典范,从而使深圳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以“世界特色之都”城市坐标文化为引领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如果深圳在世界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超前引领世界潮流,那么深圳在未来几十年就可以弯道超速,赶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在世界上也可能赶超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因为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前工业化时代的负担都非常重,文化上又没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更缺少辐射世界的城市坐标文化。所以深圳构建“世界特色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条件和优势完全具备赶超的能力。
目前,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已经开启,为深圳建设“世界特色之都”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积极的条件,从而可以把深圳打造成特色精神的迸发基地,特色文化的传播基地,特色经济的创意基地,特色旅游的体验基地,特色金融的创新基地,特色建筑的实验基地,特色景观的展示基地。这些特色内涵的全面展示,深圳不就是具有世界特色品质的“世界特色之都”为代表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吗?
上述思想也符合一些深圳国际化城市研讨会专家的观点,有一位专家在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要紧紧围绕自身的优势,而不是效仿北京、上海,深圳就要做自己,发扬自身的优势,做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宏大的坐标,是深圳世界崛起的新机遇,是引领中国城市化正确前行导航塔。为此,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深圳的发展给予从未有过的高度重视,并对深圳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可见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深圳未来发展寄予的希望有多么大。所以,深圳要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谋大篇,布大局。因为,我认为深圳聘请的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有些专家学者,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概念和目标还很不清晰,对深圳提出的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内涵理解的还不透,对深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建设前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建设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没有个清晰的目标、方向和路径,还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普遍性的指标上做文章,这怎么能把深圳建设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和独一无二品质的国际化大都市呢?
深圳拿什么重新唱响“春天的故事”,这一切都是深圳需要回答的声音。那么深圳用“世界特色之都”这部新的交响曲唱响中国,唱响世界,将是深圳城市未来的伟大坐标和伟大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