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中,我们简单的论述了世界名牌城市的起源、演进、形成的过程,使读者对世界名牌城市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但是在城市的历史中决定城市的发展程度的诸多因素并不是偶然的组合在一起的简单罗列,城市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城市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在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我们对世界名牌城市的分析和研究就是为了能从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性,从而获得一个我们的城市可以用作指导的普遍的真理,为国内的城市找到一条切实可行发展之路。
在对世界名牌城市的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城市发展现象中寻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这一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为此我们通过对这些城市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支配与决定名牌城市的共性。那就是城市主题文化,我们发现这些世界名牌城市的崛起无不是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实现的。因为这些城市的城市主题文化在构建过程中是自发形成的,所以我们称其为古典主义城市主题文化(以下也简称城市主题文化)。在全世界的两万座城市中只有成功构建了城市主题文化的那几十座城市能够脱颖而出,在城市间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成为世人眼中的世界名牌城市。
这一研究发现,是根据我们对这些城市的研究、分析、提炼、归纳的结果。根据学术研究的一般程序,这一观点需要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内部联系进行解构和重组来获得,也就是需要充分的理论研究与实物研究来支撑。所以,现在我们不妨先把我们的这一结论作为世界名牌城市研究的一个理论假定,然后通过研究的过程来实施论证。本章的主旨就是在通过提出这一假定、分析这一假定、论证这一假定,最终实现使这一命题成为可以指导城市建设的一种成熟可行的城市发展理论,从而为中国城市的名牌化道路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我们对假定理论的提出过程:
一、世界名牌城市的崛起是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构建的基础上的
我们对世界名牌城市的研究目前大部分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因为大部分的世界名牌城市都是走的专业化的路线(虽然在城市主题文化的构成中有四种类型,但无疑在这其中专业性主题文化城市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种专业化城市的大量出现是与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分不开的。欧洲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发展进程大大加快社会化大分工的程度很高,从传统的产业分离出来的各类近代工业产业促成了各个城市的第一次专业化浪潮。这些城市或者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或者凭借自己的地域便利、或者凭借自己的产业积累,寻找到各自城市的发展重点,又把这一重点上升为城市的主题文化,再用城市的主题文化来指导城市的发展。
这些城市的名牌化过程可以说是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过程和凸现过程,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对城市资源与产业的整合基础上的。只有通过了城市主题文化的梳理和重构,城市才能获得成为世界名牌的发展动力。城市的各个发展分部才能形成合力,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和内耗。
所以站在正面立论的角度,我们可以说世界名牌城市的崛起是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构建的基础上的。
二、没有找到主题文化的城市无法发展成为世界名牌城市
世界名牌城市的崛起从表面看是一种机遇的偶然聚合,但是从深层次研究却能找到其中的内在的必然性,那就是都找到了自己城市的主题文化,并用城市主题文化来统摄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那么我们从反方向上论证看看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找到城市的主题文化是否就无法成为世界名牌城市呢?根据我们对世界各主要名牌城市的崛起过程和另外一些近代城市的衰落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一个结论假定,城市主题文化的建设完整程度与城市的品牌知名度是呈高度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对绝大多数城市如果其无法寻找到或构建成城市主题文化,那么这座城市就无法角逐世界名牌城市的宝座。
一座城市的发展构成分部很多,影响城市建设进程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这些不同的产业、资源、文化条件中,如果无法从中提炼出城市的产业特质,有效的利用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就无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无序的发展方式下,城市的发展过程必然是在多种产业之间徘徊,城市内部的各个产业和发展因素会产生极大的系统内耗。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从长期看这样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城市的发展进程则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城市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资源,城市的发展只能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层次上,无法向更高的级别迈进。
同样城市如果没有找到或提炼出城市主题文化,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度也很能同城市的文化资源融合,城市的发展一般只限制与经济的发展,这就造成了现在国内城市中所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之后的文化的空白,而这种文化的空白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瓶颈。被破坏性开发和开发性破坏所打乱的城市的文脉成为了城市形态高级化的最大障碍。城市的形态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发展态势上。
三、拥有产业特色但没有上升到主题文化的城市无法长期保持发展优势,从而进入世界名牌城市之林
在十七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兴起了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这些城市或者以纺织、或者以冶金、或者以机械制造、或者是凭借优良的地理位置发展转口贸易,都曾兴盛一时。但是在这些城市兴盛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这个时期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产业、资源或文化特质,但是大多数城市却没有把这一特质加以凝练从而上升为城市主题文化。这就造成了在以后的历次科技革命和主要商路转移之后大量的城市出现衰退。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特质资源是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而发生转移的,这种拥有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色产业城市可以说是具备了成为世界名牌城市的初步条件。但是这种初步的条件是需要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来进行提炼和升华的,使产业与文化进行融合,把文化发展为一种产业,把产业打造成一个大的文化。这样才能让城市的发展获得持续的动力,才能抵御产业革命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发展风险,使城市具备成为世界名牌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
英国西部的伯明翰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十七世纪中叶,伯明翰凭借靠近大西洋的优势地理位置和当地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冶金和机械制造业。曾经在当时的大英帝国甚至整个世界名重一时,成为英国的钢铁中心。但是伯明翰市没有抓住之一机遇,发展城市的主题文化,冶金与机械制造的产业只停留在单一的产业阶段没有与当时蒸蒸日上的新文化潮流融合创造出独立的钢铁中心的城市主题文化。在进入到十九世纪以后,大英帝国的贸易和工业地位开始衰落被新兴的美、德赶上并超越,伯明翰市也因为矿藏资源的衰竭而逐步走向衰落。失去了世界名牌城市的地位,直到近些年才重新开始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探索提出了城市文化复兴运动,但其发展的速度依然相对缓慢,能否重新实现城市的世界名牌之梦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现在我们国内的很多城市也是如此,片面的强调发展经济。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城市因为没有明确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模式,而使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个瓶颈。这些已经初步具备成为世界名牌条件的城市如果不能很快的实现城市主题文化的整体构建,不能把城市的产业发展和城市主题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来统摄城市的发展,那么发展的前途是堪忧的,也很难在城市的形态高级化与城市的价值最大化方面再上一个台阶,成为世界名牌城市。
|